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陌生人研究
Study on Stranger 
開課學期
106-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顏學誠 
課號
Anth4004 
課程識別碼
105 418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1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61Anth4004_strange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人類的社會生活出現過兩大革命。第一個革命出現於一萬多年前,人們開始種植作物並蓄養家畜。從原先的狩獵採集社會進入產食社會,人類必須創造出新的組織(例如世系群)以保護自己勞力的投資,並處理該投資的所有權與繼承權等問題。第二個革命出現在六七千年前,人們開始了城市的生活。城市革命不僅涉及不生產糧食的城市人如何向糧食生產者取得食物,更重要的是城市生活產生了陌生人社會。人的社會視野再也不只是出生就認識的熟人。與沒有親戚關係的陌生人互動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但是,城市革命不只是影響居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即便仍居住在農村,人們仍需想像農村之外的世界。
城市革命產生了複雜社會。但是,複雜社會仍舊有著熟人關係。畢竟,人們仍保留親屬的網絡與面對面的熟人接觸。但是,界定複雜社會的不再是那些私人性的聯繫,而是陌生人的相處。複雜社會中那些幫助我們處理陌生人關係的理念與制度,我們稱之為「文明」。在簡單的初民社會,親屬關係決定了人們的應對進退。但是,親屬原則無法規範陌生人之間該如何分配資源、無法決定誰能施發命令?我們需要在親屬之外建立起新的規範。這個新的規範,例如以「市場」來分配經濟資源、以「投票」來分配政治權力,乃是文明的核心,而每個文明處理陌生人問題的方式並不相同。這門課從陌生人的角度分析文明社會的特徵、解決陌生人問題的不同方式、以及今日人類文明所遇到的困境。
 

課程目標
本課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在探究文明與親屬社會的差異,以及兩者之間的重大轉折。親屬社會建立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同心圓結構上。根據此結構,離自己關係愈近,彼此有愈多的責任與義務。隨著親屬距離的增加,關係愈來愈淡薄。沒有關係的陌生人成為可以欺負,但也害怕被其欺負的負面人物。但是,當進入複雜社會之後,陌生人需要經常互動,以負面態度對待陌生人,勢必無法建立和平穩定的社會。本課程將探討親屬社會的同心圓結構,以及中國與西方文明超越它的方式。
相對於親屬社會的陌生人,複雜社會的陌生人出現了性質上的轉變。課程的第二個部分從社會距離與社會關係討這種轉變。在親屬社會中,不同的社會距離往往是同步的:親屬關係越遠,道德責任義務也越遠,居住距離也越遠。複雜社會打破這種同步性,使得某種社會距離尺度上近的人在另一尺度上是遠的。社會學中對陌生人的討論多建立在尺度不同步的現象上。除了不同社會距離的同步性之外,親屬社會的社會關係往往是對稱性:你是我的熟人,我也是你的熟人。但在複雜社會中,人與人的親疏遠近不再對稱。社會中出現了某些「我認識你但你卻不認識我」(例如,粉絲與偶像),以及「你認識我但我卻不認識你」(例如尾隨者以及各種監控機制)的人。本課程將從同步性與對稱性,呈現複雜社會中陌生人的特徵。
複雜社會需要創造促進陌生人互動的機制;但是,這並不表示人們對陌生人的負面態度就此消失。當不同步與不對稱的情況越來越加劇,人們的焦慮感也越來越深。課程的第三部分探究現代社會中一種對陌生人社會的重要回應:想像的共同體。它將某群人想像為有著相同祖源、相同血統、相同文化、相同思維模式、且休戚與共的兄弟。共同體所預設的同質性掩飾了社會關係的不同步與不對稱。另一方面,它將另一群人想像為異質的他者。共同體外的陌生人成為共同體的威脅,也同時是可以欺侮的對象。在這種內部同質、外部異質的共同體概念中,我們看到了現代社會對初民社群的想像,以及返回原初的期待。在現實生活中,它反映以國族之名反對外來移民之上,呈現於國族衝突與種族清洗之間。我們將從全球化與國族主義的對抗來討論現代社會在面對陌生人問題時的衝突。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40% 
 
2. 
期末考 
40% 
 
3. 
上課表現 
20% 
含出席率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4  課程介紹 
第2週
9/21  狩獵採集社會
Woodburn 1982 “Egalitarian Societies” 
第3週
9/28  努爾族的政治組織
Evans-Pritchard 1940 "The Nuer of the Southern Sudan" 
第4週
10/05  初民社會的同心圓結構
Sahlins 1970 “On the Sociology of Primitive Exchange” 
第5週
10/12  複雜社會的形成
張光直 1986 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 
第6週
10/19  先秦諸子與陌生人
顏學誠 2013中國文明的反關係主義傳統 
第7週
10/26  羅馬城邦到羅馬帝國
古朗士 – 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史 卷五 
第8週
11/02  社會距離的不同步
Simmel 1908 The Stranger
Schuetz
 1944 The Stranger: An Essay in Social Psychology 
第9週
11/09  期中考 
第10週
11/16  社會系統內部的陌生人
Karakayali 2006 The Uses of the Stranger: Circulation, Arbitration, Secrecy, and Dirt 
第11週
11/23  不對稱關係下的陌生人 1: 我認識你但你不認識我
Yang 2009 All for love: The Corn fandom, prosumers, and the Chinese way of creating a superstar 
第12週
11/30  不對稱關係下的陌生人 2: 你認識我但我不認識你
Emerson, Ferris and Gardner 1998 “On Being Stalked”
Lyon 1994 “From big brother to electronic panopticon”  
第13週
12/07  想像的共同體
Anderson 1983 "Imagined community"
 
第14週
12/14  文化概念與國族
Kuper 2003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Gupta & Ferguson 1992 “Beyond ‘culture’”
 
第15週
12/21  全球化與地方主義
Appadurai 1990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第16週
12/28  國族主義與種族清洗
Hayden 1996 "Imagined Communities and Real Victims" 
第17週
1/04  反移民
Stolcke 1995 “Talking Culture:New Boundaries, New Rhetorics of Exclusion in Europe”